今天听了一个报告,学到一些新东西》
如何运行一个科学项目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东西,虽然他和科学目标本身无关。有人就乐(善)于忽悠项目,比如爽爽
今天的天文仪器和过去几十年粒子物理的仪器发展势头一样,更大更贵。 LHC是可预见未来的最后一个粒子加速器了。天文我估计百米光学镜子也是极限了吧?好处是天文的目标多的是,随便对准一个天区就可以说和别人不同。而同样能级的加速器撞不出新东西。这也是大家虽然面对N多未处理数据,却都在拼命拉项目原因之一。
作为理论科学目标研究者,积极参加大型项目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》你愿意第一时间在引用率很高的10篇文章里做为50个作者之一,还是数据释放后在几篇文章里作为几个作者之一?
作为数据处理工作者,你是乐意话大部分时间编写数据处理软件,还是乐意拿眼手处理数据?
作为大牛,你乐意和别人一起完善一个项目,还是乐意自己扯旗搞另外一个?
37,666回应